目 录
第一部分 部门职责及机构设置简介
一、部门职责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 2017年市委党校工作重点
第三部分 市委党校2017年部门预算表及其说明
一、《2017年部门收支预算总表》
二、《2017年部门支出预算表》
三、《2017年部门基本保障支出预算表》
四、《2017年部门“三公”经费预算表》
第四部分 三公经费增减情况
第一部分 市委党校部门职责及机构设置简介
一、部门职能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是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市委党校的主要职责是:
(一)轮训县处级和科级领导干部、培训中青年后备干部、意识形态部门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
(二)承担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及专门业务培训。
(三)协同组织人事部门,对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业和表现进行考核,根据学员在校学习期间理论素质的提高和党性修养状况提出使用建议,提供学员学业档案资料。
(四)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党的中心工作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对重大现实问题和战略问题开展理论研究,为教学和社会实践服务,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
(五)以党政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为主要对象,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有关政策和国家有关学位与高等教育法规,开展研究生教育。
(六)负责对全市各级党校进行业务指导。
(七)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
内设办公室、机关党委办公室、总务处、财务处、教务处、学员组织处、科研处(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党史党建教研室、基础理论教研室、综合教研室、统战理论教研室、学报编辑部、工会老干处、图书馆。14个处室。人员编制59人,其中事业编制45名,工勤编制14名。实有在职员工48人,离退休人员63人。
第二部分 2017年市党校工作重点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党校会议精神,坚持党校姓党,坚持从严治校,强根本、促发展、争一流,重点建设六大工程,为党校工作大发展做好准备。
1.系统建设工程。按照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的要求,配合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开展全市党校工作情况的调研,研究制定《中共咸宁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整体建设、整合系统资源,适时召开全市党校工作会议。
2.校园改造工程。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按照一流校园的标准,以“校园改建整体规划设计”项目、“新建西大门”项目、“新建党校食堂”项目、“新建学员楼”项目和“水改电改及泵房建设”项目为依托,进一步改善党校办学条件。
3.教学提质工程。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编写课程专题目录,实施课程认领制。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实施案例式教学,推广模拟电视问政现场答问、法庭审判、应急管理等情景式教学;开展现场教学;建立临时党支部“主题党日+”、学员微论坛、党校教育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教学实效。
4.人才培养工程。继续通过公务员招考、公务员遴选和人员调动等途径,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对人才队伍进行分类管理,建设一支“不一般”的师资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确保党课姓党,确保具备强劲有效的“输出源”。以教研室为载体,加强学科建设,加强教职工队伍分类管理和目标绩效管理,加强师资力量培训。
5.智库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增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健全“咸宁党校研究院”和市情研究基地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史党建等基本学科研究,加强市情研究和决策咨询。以校刊、校园网、微信为平台,及时跟进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解读,推出“微党课”,创建党校党建品牌,积极完成市委宣讲任务。
6.管理增效工程。坚持把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相结合,把严的要求体现到党校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狠抓主体责任落实。合理设置机构,理顺各方面关系和思路,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和目标管理,进一步提高管校治校水平。
第三部分 市委党校2017年部门预算表及其说明
一、《2017年部门收支预算总表》及说明
《2017年部门收支预算总表》反映了党校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一)2017年收入预算总计1590.47万元。
财政拨款1274.30万元,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58.10万元,社保基金316.17万元。
(二)2017年支出预算总计1590.47万元。
1、人员支出1041.69万元。包括:工资福利支出,是指在职人员工资经费;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主要为按规定发放离休人员工资、津补贴、独生子女费、公积金、养老保险金、职业年金、提祖补贴等支出。
2、标准公用经费136.44万元。指的是商品和服务支出,指单位开展各项工作和业务活动产生的运转支出,含各项专项支出费用。其中64.2万元为机关运行经费。
3、专项业务费73万元。指的是“九项经费”,即:党校开展教学科研、教师进修、学科建设、信息化建设、图书资料、后勤保障等业务的专项支出费用。
4、能力建设91.10万元。指的是党校2017年对外短期培训经费、教师调研经费、延安精神研究会等专项支出费用。
5、公共服务费235万元。指的是2017年春秋两季主体班培训经费、用于校园维护的教育附加费、物业购买服务等专项支出费用。
6、不可预见费13.24万元,指的是我校日常工作中不可预见费用。
7、政府采购支出预算为127万元,其中,货物支出27万元、服务支出40万元、工程支出60万元。
(三)2017年收支与2016年比较增加528.84万元,主要原因是:一是调资后人员经费增加;二是养老保险政策实施后,单位及个人部分需承担费用;三是部门预算增加“改善办学条件”、“教师培训调研”、“物业购买服务”项目。
二、《2017年部门支出总表》及说明
《2017年部门支出预算表》反映了党校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情况。
(一)2017年基本保障支出1251.13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1041.69万元,公用经费136.44万元( 其中,机关运行经费64.2万元),专项业务费73万元,指党校工作条例中的“九项经费”。
(二)2017年项目支出339.34万元。其中干部教育经费91.1万元,指我校2017年主体班费用,公共服务经费235万元,不可预见费13.24万元。
三、《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及说明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反映了党校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保障支出的明细情况。
党校全年基本保障支出预算数1092.96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558.65万元,含社会保障缴费29.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59.79, 职业年金缴费23.92;商品和服务支出中标准公用经费136.44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66.87万元,含离休人员工资8.44, 生活补助1.26,住房公积金35.88,提租补贴8.04,物业服务补贴11.45;专项业务费231万元,含主体班培训经费155万元,延安精神研究会经费3万元,特定业务费73万元。
党校全年项目支出预算数181.34万元,含能力建设30万元,公共服务费138.1万元,不可预见费13.24万元。
四、《2017年部门“三公”经费预算表》及说明
《2017年部门“三公”经费预算表》反映的是党校“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市委党校2017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总额为15.11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5.8万元,公务接待费5.31万元(含项目经费中公务接待费4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4万元。
第四部分 三公经费增减情况
2016年三公经费预算为:因公出国(境)费0元万、公务接待费9.52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4万元,总计13.52万元。2017年三公经费预算为:因公出国(境)费5.8万元,公务接待费5.31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4万元,总计15.11万元。
增减变化原因有:1.因公出国(境)费预算增加。2016年10月,通过财政局及外侨办审批,批准我校匡烨同志出国考察,截止编制预算时还未成团,经请示,可暂将此费用编入2017年出国出境预算费用。2.公务接待费预算大幅下降。2017年将继续严格控制公务招待活动开支。
二〇一七年三月
二〇一七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