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党校概况

来源:市委党校 时间:2018-11-13

  党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是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党校体系,专门教育培训干部,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

  咸宁市委党校(原咸宁地委党校)成立于1972年12月,校址在原咸宁县向阳湖公社(今咸安区向阳湖镇)。1974年10月迁到大幕山。1981年11月,迁入温泉现校址。校园占地74亩,建筑面积10676㎡,绿化率达75%以上,是全国绿化“四百佳”、省级园林单位。

  咸宁市委党校人员编制58名(其中事业编制45名、工勤编制13名),现有在职教职员工48人(其中参公事业编制30人,事业编制5人,工勤编制13人),退休职工58人;在职中共党员38人,非党员10人;在职教职员工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6人,讲师12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8人,师资力量较强,理论贮备丰富。

  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南鄂党支部书记学院四块牌子、一套班子,市委、市政府领导分别兼任第一校长、校长、院长。校委班子由1名常务副校长、3名副校长、2名校务委员组成,另设社会主义学院专职副院长1名。

  党校内设办公室、机关党委办公室、教务处、学员组织处、科研处、基础理论教研室、党史党建教研室、统战综合教研室、学报编辑部、图书馆、工会老干处、总务处、财务处等13个处室。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推进了党校工作。党校迎来了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咸宁市委始终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市委常委会多次研究党校工作,建立了市委书记兼任党校第一校长,市委领导兼任党校校长的领导体制,从党委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各个方面不断夯实了党校发展底盘,构建了“大党校”的工作格局。

  市委党校积极作为,聚焦主业主课,推动教学改革,打造新型智库,为党护旗立言,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市委党校每年举办春秋两季主体班和各类外训班次近30个,培训人数达3000余人次。2020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举办主体班4个班次、125人,实施“5+2”、“白+黑”的封闭教学。配合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等,举办全市年轻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全市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全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等专题班17期、2561人次。通过加强自身教师队伍建设,2020年1门课程获评全省党校系统“精品课”,1门课程获评省委组织部“好课程”,1门课程获评“全省国防动员精品课”。《干部教育报》多次报道我校教学改革工作,在全省党校系统引发良好反响,学员反映党校的课程有质的飞跃。

2020年,我校实施“5+3”行动计划,落实“六大”活动。全校撰写调研报告27篇,2篇入选全市优秀成果。在“六大”活动引领下,科研成果丰硕,立项省市课题13项,在市级以上书刊发表文章30篇,其中《学习时报》1篇,核心期刊1篇。配合市委组织部编写农村党员培训教材,开发本地红色资源编写《铁军精神在咸宁》党性教育教材。《中共咸宁市委党校学报》用学术讲政治,赢得广大读者好评。我校咸宁市情研究基地荣获“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

  市委党校开通了校园网(www.xnswdx. com),网站由校院概况、校院动态、教学培训、科研工作、党建工作、基层党校等栏目组成,与全国党校系统各个网站友情链接。已载录各类信息2000余条。设有中共咸宁市委党校微信公众号,创刊《中共咸宁市委党校学报》(季刊),一年出版四期,办刊质量较高。图书馆现有图书约5万余册(件)。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党校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投资约1800万元、总面积6067平米的新学术报告厅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培训环境大大改善。就地改建的校园整体规划得到批准并有序推进,市委党校正在新时代为建成一流党校展现着日新月异的形象和风貌。